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沛恺
“同一盒药,现金买18元,刷医保卡却要25元”——这样的现象曾让不少患者既困惑又心寒。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监测与处置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问题,通过主动筛查重点药品、深挖线索、调动社会监督,坚决遏制这一损害参保人利益的乱象。
所谓医保药品“阴阳价格”,是指同一药品在销售中对参保与非参保人员实行差别定价,参保患者买药反而花钱更多。部分药店对此找的借口是因为医保结算周期长、垫付资金压力大,于是悄然把成本转嫁给参保患者;还有药店以“会员优惠价”之名行差别定价之实,甚至在药品拆零销售、捆绑销售中玩起花样。这些“套路”不仅蚕食医保基金,更会动摇公众对医保制度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