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外线类型与穿透性
杀菌主要靠UV-C和部分UV-B:阳光中杀菌作用最强的是短波紫外线(UV-C,100-280nm)和中波紫外线(UV-B,280-315nm),但普通玻璃会阻挡绝大部分UV-B和几乎全部UV-C。
玻璃的过滤作用:普通玻璃通常可阻挡90%以上的UV-B,仅允许长波紫外线(UV-A,315-400nm)透过,而UV-A的杀菌能力较弱。
2. 实际杀菌效果
直接暴晒 vs 隔玻璃:
直接暴晒时,UV-B和UV-C能直接破坏细菌、病毒的DNA/RNA,杀灭螨虫。
隔玻璃后,主要依赖UV-A和热量(阳光升温),杀菌效率可能降低50%以上。
部分细菌仍可被抑制:高温和UV-A对部分微生物(如霉菌)仍有抑制作用,但效果远不如直接暴晒。
3. 其他影响因素
玻璃类型:
单层普通玻璃(如家用窗户)阻挡紫外线更强。
部分钢化玻璃或Low-E玻璃可能进一步降低UV透过率。
时间和季节:冬季阳光斜射时,紫外线强度更低,隔玻璃效果更有限。
4. 建议优化方法
开窗晒被:直接暴露在阳光下1-2小时,杀菌效果最佳。
反面晾晒:先晒被里(接触皮肤面),再翻面晒被面,避免玻璃阻挡。
辅助手段:若无法户外晾晒,可使用烘干机高温模式(60℃以上)或紫外线除螨仪。
结论
隔玻璃晒被子虽能通过升温减少部分微生物,但杀菌效果显著低于直接暴晒。若条件允许,优先选择户外通风处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