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音
拼音为 quē shí wú yī,注音符号为 ㄑㄩㄝ ㄕˊ ㄨˊㄧ^[1][2][5][7][8][10]^。
二、释义
指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生活极度贫困、饥寒交迫的状态^[1][2][3][4][5][7][8][9][10][11][12][16][20][21]^。其出处可追溯至明代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食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虀。”^[2][3][4][5][7][8][9][10][11][20][21]^。
三、用法
1.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
2. 词性功能:
3. 近义词:缺衣少食、缺吃少穿、少衣缺食^[6][14][15][17][18][19][22]^。
4. 反义词:丰衣足食。
四、组词与造句
1. 组词示例:
2. 造句示例:
五、扩展说明
该成语在古籍中多用于描写社会底层或灾荒时期的生存困境,现代语境中仍保留其原义,但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文学或历史叙述^[2][3][4][5][7][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