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瑞幸延续高速扩张路线,三季度营收保持 50% 增速、月度交易客户首次突破1亿大关,但盈利端仍承压,核心原因来自外卖量激增带来的配送成本飙升。瑞幸称致力于重返美国资本市场,但暂无明确时间表。
周一晚间,瑞幸公司公布财报。核心要点如下
核心业务进展:
成本压力:

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谨一表示:
“我们聚焦规模增长的核心战略,持续产生积极成效。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延续强劲增长势头,自营同店销售再次实现双位数增长。持续扩大的门店网络,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交付能力,帮助我们有效把握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首次达成月均交易客户数破亿的重要里程碑,也进一步巩固了瑞幸的竞争优势与市场领先地位。展望未来,我们仍将继续致力于产品创新与品牌价值提升,不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与服务,这是我们持续扩大用户规模的基石,也是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自营、加盟业务均高速扩张
三季度瑞幸实现总净收入 152.9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50.2%,主要动力来自 GMV 大幅增长(+48.1%):
自营门店收入:110.8 亿元,同比增长47.7%
加盟门店收入:37.99 亿元,同比增长62.3%
鲜饮销售收入达到106.3 亿元,占比近七成
单季净增3,008家门店的扩张速度确实惊人,使总门店数突破29,214家,其中自营门店18,882家,加盟门店10,332家。郭谨一介绍,瑞幸咖啡保持行业领先的开店速度,继续加快高线城市优质点位的布局和拓展下沉市场的节奏,持续扩大门店网络规模。
更值得注意的是,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达到14.4%,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至少说明成熟门店的经营状况在改善,彻底扭转了去年同期-13.1%的负增长。郭谨一表示: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随着咖啡饮用习惯持续被培养,客户需求被不断激发和强劲增长,中国市场依然存在广阔的成长空间。依托瑞幸强大的品牌力和数字化选址能力,我们能够系统地、快速地了解客户需求,最大程度贴近客户,持续精准、高效地开出优质门店。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会持续保持有竞争力的扩张速度,充分把握中国咖啡市场的时代红利。”
然而,门店层面的盈利能力却在恶化。自营门店层面营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3.5%暴跌至17.5%,下降6个百分点。虽然门店营利润绝对值增长了10.2%达到19.4亿元,但这主要是靠门店数量堆积出来的,单店盈利能力的下滑趋势明显。
加盟业务表现相对亮眼,营收38亿元,同比增长62.3%,占总营收的24.9%。
加盟收入构成中,物料销售20.2亿元、配送服务费8.7亿元、利润分成及特许权使用费5.8亿元,加盟模式的快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分摊了公司的固定成本。
配送成本暴增逾2倍
值得注意的事故,三季度配送费用同比暴增211.4%,从去年同期的9.3亿元飙升至28.9亿元。这个增速远超营收增长,成为拖累利润率的最大因素。
管理层将此归因于“第三方外卖平台订单激增”。配送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从去年的9.1%飙升至18.9%,几乎吞噬了所有的利润增长空间。
相比之下,其他成本控制尚算得力。
材料成本增长40.6%,低于营收增速;门店租金及运营成本增长35.5%,也显示出规模效应。营销费用占比从5.8%降至4.9%,管理费用占比从6.3%降至5.2%,说明公司在这些领域的成本管控相对有效。
针对外卖业务的影响,瑞幸CEO郭谨一在业绩会上明确表示,咖啡行业长期发展仍将以自提为核心,外卖仅是阶段性补充。
郭谨一称,外卖履约成本与国内咖啡主流价格带不匹配,单杯经济模型并非最优解,且配送时长会影响即时消费体验。对于行业前景,他认为,随着明年外卖平台补贴向精细化调整,行业增长节奏将出现变化,瑞幸将聚焦增长、关注份额,持续扩大门店规模。
“在多变的市场形势下,我们会更加关注长远发展,相信只有战略聚焦、不断提升自身经营水平才能对抗短期波动,穿越各种外部环境。一方面,我们会持续强化产品创新与品牌创新,以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更好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以支撑门店表现。另一方面,也会持续发挥瑞幸强大的数字化运营能力,结合对用户需求偏好的深刻洞察,做好留存复购,充分挖掘客户的长期消费潜力。”
月均交易客户首次突破1亿大关
平均月活跃交易客户达到1.123亿人,同比增长40.6%,首次突破1亿人大关。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包括了加盟店客户和仅使用免费券的客户。
Q3的GMV为173亿元,以1.123亿月活客户和3个月计算,单客户季度贡献约51.3元,月均约17元。
致力于重返美国上市,但没有时间表
瑞幸2019年首次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在2020年因一桩涉及虚假销售的财务造假丑闻而被摘牌。瑞幸随后更换了管理团队、引入新的投资者,并很快重新开始增长。
在财报会议上表示,郭谨一表示,该公司致力于重返美国市场上市,但目前没有重新上市的时间表,仍然把重点放在扩张上。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