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追踪平台

足不出户了解动态

发力智慧育种 种业上市公司持续创新

  11月27日,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发种业”)和万向德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向德农”)召开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注的产业动向、研发重点、新技术应用等事项给予了说明。

  在研发创新和智慧育种布局方面,两家公司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均表达了比较高的关注度,并对投入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解释。

  在业绩说明会中,农发种业董事长何才文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介绍,公司持续推进种业创新,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整合内外科技资源;建立高水平研发平台,创制优异育种材料和核心种质资源,培育适应市场的新品种;还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公司已设立了中农发粮安(北京)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布局智慧育种,未来将进一步加快推动科研育种数智化转型升级。”何才文表示。

万向德农在研发端同样有着清晰的技术路径,万向德农总经理陈羿元在业绩说明会中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建立了涵盖种质资源、基因组、表型、环境等多维数据的统一数据库,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并结合最新的育种技术,持续优化育种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在聚焦研发、布局未来的同时,企业也高度重视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以确保研究成果能够真正落地应用。

  在业绩说明会中,万向德农总经理陈羿元表示,公司全面梳理政策文件,结合政策鼓励方向和市场需求,确定公司的优势品种和潜力品种,加强研发,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深入理解品种审定规则,掌握不同生态区的审定标准和流程;关注政策可能提供的审定“绿色通道”等机会;加强示范引领,在主产区建立高标准示范田,直观展示核心品种的优良特征,组织现场观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

  科研的价值实现,既需要技术突破,也要完善的质量管控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万向德农董事会秘书何肖山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介绍,公司在品种研发、制种生产、市场推广全流程中构建了安全管控体系。在品种研发环节,对育种材料、试验数据等核心信息进行权限分级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在制种环节,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对制种基地严格选址,推行标准化种植流程,配备技术人员全程监督关键环节。种子质量方面,对纯度、芽率等进行抽检,确保种子质量符合标准。市场推广方面,持续监测、分析品种表现的影响因素,及时向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公司通过法律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进行多维度保护。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网站分类
搜索
文章归档

Powered By Z-BlogPHP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