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追踪平台

足不出户了解动态

本月购入材料实际成本为2012万元,以计划成本2000万元验收入库;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1600万元计算-

本月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012万元,以计划成本2000万元验收入库;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万元。计算:

1. 材料成本差异率

2.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3.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理解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1. 计划成本法:在会计中,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划成本进行核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反映。

2.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称为超支(正差异);如果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称为节约(负差异)。

3. 材料成本差异率:用于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

ext{材料成本差异率} = frac{

ext{期初材料成本差异} +

ext{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

ext{期初材料计划成本} +

ext{本期购入材料计划成本}}

imes 100%

]

4.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根据材料成本差异率,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应负担的差异部分。

[

ext{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 =

ext{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imes

ext{材料成本差异率}

]

5.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

ext{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

ext{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pm

ext{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

]

(超支加,节约减)

已知数据

根据题目:

  • 本月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2012万元
  • 本月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2000万元
  • 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600万元
  • 题目中没有提供期初的材料成本差异和期初的计划成本。通常在考试或练习中,如果没有提供期初数据,可以假设期初的材料成本差异和计划成本为零。因此:

  •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0
  • 期初材料计划成本:0
  • 计算步骤

    1. 计算本期购入材料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

    [

    ext{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 =

    ext{实际成本}

  • ext{计划成本} = 2012

  • 2000 = 12 ext{万元}
  • ]

    (正数表示超支)

    2.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

    ext{材料成本差异率} = frac{

    ext{期初材料成本差异} +

    ext{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

    ext{期初材料计划成本} +

    ext{本期购入材料计划成本}}

    imes 100% = frac{0 + 12}{0 + 2000}

    imes 100% = 0.6%

    ]

    3. 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

    ext{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 =

    ext{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imes

    ext{材料成本差异率} = 1600

    imes 0.6% = 9.6

    ext{万元}

    ]

    4. 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由于差异是超支(正差异),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

    [

    ext{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

    ext{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

    ext{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 = 1600 + 9.6 = 1609.6

    ext{万元}

    ]

    验证

    为了确保我们的计算正确,可以进行验证:

  • 总差异:12万元
  • 发出材料负担的差异:9.6万元
  • 剩余差异:12
  • 9.6 = 2.4万元
  • 剩余的计划成本:

  • 总计划成本:2000万元
  • 发出计划成本:1600万元
  • 剩余计划成本:2000
  • 1600 = 400万元
  • 剩余材料应负担的差异:

    [

    400

    imes 0.6% = 2.4

    ext{万元}

    ]

    与之前计算的剩余差异一致,验证通过。

    1. 材料成本差异率:0.6%

    2.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9.6万元

    3.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609.6万元

    可能的误区

    在实际操作或考试中,可能会遇到以下误区:

    1. 忽略期初数据:如果题目提供了期初的材料成本差异和计划成本,必须纳入计算。本题假设期初为零。

    2. 差异方向:超支差异为正,节约差异为负。在计算实际成本时,超支加,节约减。

    3. 差异率的计算基数:差异率是基于“期初 + 本期购入”的计划成本,不能仅用本期购入的计划成本(除非期初为零)。

    扩展思考

    如果题目提供了期初数据,例如:

  • 期初材料计划成本:500万元
  •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10万元(节约)
  • 那么计算如下:

    1. 本期购入差异:2012

  • 2000 = 12万元(超支)
  • 2. 差异率:

    [

    frac{-10 + 12}{500 + 2000}

    imes 100% = frac{2}{2500}

    imes 100% = 0.08%

    ]

    3. 发出材料应负担差异:

    [

    1600

    imes 0.08% = 1.28

    ext{万元}

    ]

    4.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

    1600 + 1.28 = 1601.28

    ext{万元}

    ]

    期初数据的存在会显著影响差异率和后续计算。

    最终答案

    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假设期初材料成本差异和计划成本为零):

    1. 材料成本差异率:0.6%

    2.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9.6万元

    3.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609.6万元

    网站分类
    搜索
    文章归档

    Powered By Z-BlogPHP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