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人
1、截至2024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078亿人。人口结构分布 男性人口为191亿人,女性人口为887亿人,性别比例趋于平衡。 城镇化进程 城镇常住人口达42亿人,占比持续提升;乡村人口为658亿人,城乡人口流动性进一步增强。 以上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官方最新统计结果。
2、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57423户。 根据2024年3月3日4:50发布的《中国人口数量》,集体户有28531842户。 家庭户人口为1292809300人,集体户人口为118969424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62人,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人减少了0.48人。
3、万人。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29日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
4、有140967万人(2023年)。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出生率为千分之39;死亡人口1110万人,死亡率为千分之87;自然增长率为负千分之48。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90以上。
5、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总兵力为230万人。中国军队官方人数约为230万人,其中陆军约为130万人,中国海军约为45万人,中国空军约为28万人,中国火箭军约为30万人,中国武警约为120万人,中国预备役部队约为1000万人,中国退役军人约为5700万人,中国适龄青年约为2-3亿人。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细节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细节有:农村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延期30年,也不意味没有土地的农民就一定不能分到土地。
确权范围:涵盖农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确保无遗漏,包括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法规依据:依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政策,如《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技术规定,尊重历史、现实,以确保土地确权的公正性和稳定性。
土地确权需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提出申请、村组会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发放证书等步骤,每一步都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农村宅基地可以确权。但确权需满足一定条件并遵循相应程序,具体如下:确权条件:权属明确无争议:宅基地的权属必须清晰,不存在任何争议。若存在归属上的争议,则暂时不予确权。手续齐全:包括宅基地的审批手续、房屋的规划许可证等相关文件需准备齐全。
下面是对农村土地确权政策的相关解读,部分实施细则以当地政策为主: 为什么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1)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制度的需要。
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
什么是“六步决策法”
1、“六步决策法”是指村级组织决策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必须实行六个步骤:村党组织召开全体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征求意见形成议案;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乡镇党委、政府对议案的内容及过程进行审查;村民会议、户代表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通过;限时在村务公开栏公开;整个决策过程由村民代表负责监督,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委会组织实施。
2、组织实施: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根据决议内容实施,并将实施结果向群众公开。决策过程需有详细记录。通过以上六步,实现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预防了农村矛盾纠纷,确保了权力真正为民所用。
3、村级组织在决策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事项时,需遵循“六步决策法”这一民主决策程序。该程序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首先,村党组织会召集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议案。 其次,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进行联席会议讨论,并对议案进行通过。
村官选举的正常程序
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候选人资格条件进行初审,乡镇党委组织人大、纪检、民政、派出所、农经、人口计生、共青团、妇联等单位进行联审,符合资格条件的候选人按规定程序提交选举。 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
参与选举程序: 登记报名:按照当地村委会选举的相关规定,进行选民登记并报名参加竞选。 竞选演讲:在选举期间,竞选者需进行公开演讲,阐述自己的施政纲领和竞选承诺。 投票选举:经过选民投票,根据选举结果确定当选者。
村干部的选举是:组成村民选举委员会;进行村民登记,确定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发表讲话,提名候选人;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投票。
党员村官首先需具备党员身份,这是参与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的基本前提。参与选举的程序:在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过程中,党员村官可以参与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这通常包括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建议,提出党支部委员初步候选人,然后经过党支部开会研究确定候选人预备人员,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村官选举法
1、公正选举要求在参选、投票、竞选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均实现公正,禁止权力干涉、舞弊贿选、霸选骗选、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篡改选票、违法操作、违规竞选、违法拉票、操纵选举等违法或不正当行为。 (十)公开选举原则。指选举全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接受选民和观察员的监督,特别要做到公开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
2、法律分析: 每届村官的任期为三年。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成员中应包括妇女和少数民族代表。 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情况进行适当补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六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
3、村干部的选举对年龄有明确要求,最低年龄限制为十八周岁,但并未设定具体的年龄上限。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无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农村选村官,成立选举委员会,在选举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全体村民投票进行直接选举,将选举的结果报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报民政局签发当选证后,选举工作完成。法律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5、一般意义上指的两委班子的村官,乡镇政府是无权任命的,但可以指定候选人参与选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
6、村官选举送烟、请客、拉选票是违法的,这属于贿选行为。贿选定义:在选举中,候选人或其代理人通过送礼物、请客、给予金钱或其他利益的方式,试图影响选民投票的行为,被称为贿选。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和民主原则。法律后果:贿选行为不仅违反了选举法规,还可能触犯刑法。